咏舞
虞世南〔唐代〕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
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各种乐器同时演奏,气氛热烈,演奏了《渌水》古曲。舞蹈的女子挥动长袖,又随着《回鸾》舞曲回环婉转。
两位舞蹈的女子都合乎音乐的节拍翩翩妙舞,动作整齐划一,彼此就像镜子中看自己的影子一样。
注释
渌水:古曲名。
回鸾:古代舞曲名。 南朝·梁·沉约《侍皇太子释奠宴》诗:“《回鸾》献爵,摐金委奠。” 北周·庾信《春赋》:“《阳春》《绿水》之曲,《对凤》《回鸾》之舞。”
应节:应合节拍。《列子·汤问》:“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 晋·干宝 《搜神记》卷一:“又指虾蟆及诸行虫燕雀之属,使舞
简析
《咏舞》是一首缩写的五言古诗。此诗用比喻和借代等方式写了音乐的繁复和舞蹈动作的妖娆,形容两位舞者的动作合乎音律且整齐划一,像镜子中看的影子一样。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场优美的舞蹈表演,诗中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与和谐之美。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35篇诗文 21条名句
长相思三首
李白〔唐代〕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白居易〔唐代〕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月夜
杜甫〔唐代〕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