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贫士·其一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物皆有所依托,唯有空中那一抹孤云没有依存。
在昏昏冥色中渐渐飘向不可知的远方,何时才能见到它的残光余辉呢?
朝霞驱散夜间迷雾,鸟儿们全都匆匆结伴飞。
只有孤鸟慢慢飞出树林,太阳还未西落就又飞回来。
尽力坚守前人安守贫贱之道,哪里不知这种生活免不了饥寒交煎的困苦?
旧友零落,世无知音,在贫困中终此一生也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

注释
万族:万物。族,品类。
托:依托,依靠。
孤云:象征高洁的贫士,诗人自喻。
暖暖(ài爱):昏暗不明的样子。
余晖:留下的光辉。此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组诗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交,是陶渊明晚年的咏怀之作。这些诗歌通过对古代贫士的歌咏,表现了诗人安贫守志、不慕名利的情怀。

  第一幅景象当是黄昏所见,万物均有所依托,唯有空中那一抹孤云,无依无傍,在昏昏冥色中渐渐飘向不可知的远方,诗人不禁感慨:何时才能见到它的残光余辉呢?恐怕是不复再见了吧。第二幅是晨景,旭日染霞,驱散了隔宿的重雾,百鸟在霞光云天中翻飞,而独独有一禽迟举,它出林不久,未等天晚,又归还于故林。

  诗末的感慨,是诗人经过一夜的感情酝蘖而来的。黄昏时,诗人因孤云远逝于昏冥之中而兴感,“何时见馀辉”,以反问出之,正见老人迟暮,预感生命无多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咏贫士七首》是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当作于南朝宋元嘉三年(426)陶渊明拒受江州刺史檀道济所馈粮肉前后,是陶渊明晚年的咏怀之作,此诗为其中第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2、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
3、 韦春喜.试论陶渊明《咏贫士》七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1-14

简析

  《咏贫士·其一》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四句说万物均有所依托,唯有空中那一抹孤云,无依无傍,在昏昏冥色中渐渐飘向不可知的远方,余晖不知何时可见;中间四句说旭日染霞,驱散重雾,百鸟翻飞,而独有一禽迟举,它出林不久,未等天晚,又归还于故林;末四句直陈胸臆,感喟深沉。诗人以孤云、独鸟自况,象征着自己孤独无依的处境和命运,表现出守志不阿的高洁志趣。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南朝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37篇诗文  132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声歌八首·其六

佚名 佚名〔魏晋〕

新衫绣两裆,迮著罗裙里。
行步动微尘,罗裙随风起。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长沙公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余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
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
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于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
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招隐诗二首·其一

左思 左思〔魏晋〕

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白云 一作:白雪)
石泉漱琼瑶,纤鳞亦浮沉。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
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