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谚语二则
佚名〔未知〕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分这一天如果下雨的话,那么雨水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清明时节;要是清明这天下了雨,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让人难以出行。
到了清明时节,天气开始逐渐转暖,柳絮纷纷扬扬地飘落,各种花儿也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注释
无路行:指下雨使得道路泥泞,难以出行。
争妍:竞相逞美。
简析
第一则谚语前半句陈述自然现象,后半句聚焦人类活动受限,春分若降雨,常预示阴雨延续至清明,反映春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气候规律;再以“无路行”具象化表达降水对农耕生活的直接影响,如播种、出行受阻,体现农谚的实用性与警示意义。第二则谚语先说明清明前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显著回升,精准概括气候特征;而后写百花竞放,展现出春季万物复苏的繁荣景象。
庖夫
佚名〔未知〕
昔有庖夫,甚迂。于市市鸡及肉归,置厨中。适有友人造门,遂入室聚谈。友人去,见犬猫啮鸡、肉。庖夫亟曰:“尔何不仁?吾何损尔?” 其似不闻,啮之愈甚。庖夫又曰:“吾素忠厚,向善待汝,今欲欺吾耶?”移时,败骨残肉狼藉满地,犬猫掉尾而去。或曰:“迂哉,庖夫!此乃犬猫也,何得视之以人,当责己乃是。”(据《克雷洛夫寓言》改写)
临终诗
李鸿章(存疑)〔未知〕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海外 一作:寰海)
卜算子·自嘲
佚名〔未知〕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欲游山河十万里,伴吾共蹉跎。酒杯空,灯花落,夜无眠,独高歌,阅遍天下人无数,知音有几个?